回顾2013年的NBA选秀,最初被称为“选秀小年”,成材率确实让人失望。尤其是状元本内特,进入联盟的首个赛季场均仅4.2分3篮板,不仅没能展现状元的风采,还让人对他的未来失去了信心。而榜眼奥拉迪波虽然实力不俗,但也要到2018年才首次入选全明星。而进入“小绿屋”的前14名球员中,仅有他成为全明星球员。然而,随着时间推移,这一届的新秀中也逐渐出现了一些表现出色的球员。以下是重新排出的2013年选秀前十排名,以展现他们如今的成就。

“无英雄生乱世,小才亦成名。”这一评价似乎形象地概括了这个选秀年的特点。
第十名:凯利·奥利尼克(当年13顺位)
在季后赛中,奥利尼克展现了重要的价值,尤其是在三分线上的威胁,为队友创造了更多进攻空间。在某些关键比赛中,他的得分能力也得以体现,总决赛中分别贡献了24分和17分。作为一名能够在关键时刻站出来的球员,奥利尼克的“冷血大心脏”得到了认可。
第九名:奥托·波特(当年探花秀)
虽然未能成为球队的核心,但波特已经发展为一名可靠的3D球员。他的三分命中率为38.7%,在这个领域具备相当的竞争力。此外,在2017年夏天签下的4年1.06亿美元的合同,也证明了他的市场认可度。尽管没能成为巨星,但以现状来看,波特的NBA生涯已算得上成功。
第八名:肯塔维厄斯·考德威尔-波普(当年第八顺位)
波普在2020年随湖人队夺得总冠军,这无疑成了他职业生涯中的高光时刻。尽管在之前拒绝活塞5年8000万美元合同被认为是一次错误的选择,但如今波普以较低的年薪合同换来了一枚总冠军戒指,对他来说或许得失之间难以简单评判。
“失去金钱,却收获荣誉。”这或许正是波普生涯的真实写照。
第七名:小蒂姆·哈达威(当年24顺位)
哈达威是一位具备得分能力的球员,曾在尼克斯时期场均得分达到19.1分,如今依然能够贡献场均15.8分。更难能可贵的是,他在三分线外的准星有了极大提升,本赛季的三分命中率达到39.8%,场均命中2.9记三分,无论产量还是效率均创下个人新高。
第六名:史蒂文·亚当斯(当年12顺位)
亚当斯的场上影响力并不完全体现在数据上,他是一名“无声英雄”。尽管场均篮板数据一度被质疑因威少抢走了部分篮板,但在威少离队后,亚当斯展现了稳定的篮板能力。虽然场均10.9分9.3篮板看似平平,但他的存在感让雷霆愿意给他开出4年1亿美元的合同。
第五名:丹尼斯·施罗德(当年17顺位)
作为一名优秀的板凳火力点,施罗德在此阶段的表现十分亮眼。本赛季为雷霆贡献了场均18.9分3.6篮板,成为保罗身边重要的得分帮手。尽管明星潜质受到质疑,但以成为球队核心轮换来看,他毫无悬念地站稳了联盟脚跟。
第四名:CJ·麦科勒姆(当年第十顺位)
麦科勒姆成名较早,在新秀的第三个赛季,他便交出了场均20.8分的成绩单。然而,自那之后的五年,他的表现虽稳定,却鲜有突破,进攻端始终无法迈向更高的层次。麦科勒姆是联盟中一位稳定的得分手,但他的发展似乎已经触及自己的上限。
第三名:维克多·奥拉迪波(当年榜眼秀)
奥拉迪波的巅峰期在2017-18赛季,当时他场均23.1分5.2篮板4.3助攻,还首次入选全明星,并签下了4年8400万美元的大合同。然而随着赛季推进,他的状态和效率出现了下滑。即便如此,他仍在一定程度上对得起榜眼的身份。
第二名:鲁迪·戈贝尔(当年27顺位)
戈贝尔无疑是防守端的巨擘,本赛季他场均15.1分13.5篮板,并且多次获得最佳防守球员奖和最佳防守阵容入选。他还成功签下一份4年1.02亿美元的大合同,并且在合同结束后仍有希望再获顶薪,他的职业生涯堪称成功。
第一名:扬尼斯·阿德托昆博(当年15顺位)
2013届新秀中最为成功的当属字母哥。从2017年开始,他连续入选全明星,并在此期间连获4次最佳阵容一阵、1次最佳防守球员,以及两次MVP奖项。然而,他的带队能力仍在受到质疑。在季后赛的关键战中,他多次败给伦纳德或巴特勒这些对位明星。对于字母哥来说,解决关键时刻的短板将是未来奠定伟大地位的关键。

总的来看,虽然期间出现了字母哥和戈贝尔这样的超级球星,但整届2013年的总体选秀成材率依然低迷,与其他高质量的选秀年份相比,这一年仍显逊色,毫无疑问是名副其实的“选秀小年”。